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两首诗在抒发离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哪一种共同的情感?
(2)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所用表现手法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
宋·王安石宋·方惟深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 “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悲秋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指出“山鸟”和“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
黄公度的这首《悲秋》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梧叶儿·嘲谎人
无名氏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①里好驾舟。瓮来的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注】 ①阳沟:屋檐下流水的明沟。
[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无名氏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①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②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注】 ①嗉:鸟类食管后段暂藏食物的膨大部分,状如袋子。
②刳(kū):剔,挖。这两首小令各自用什么手法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这两首小令都运用讽刺手法,但表现出来的风格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①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水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勤政楼西老柳
唐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长庆②二年春。
注:①白居易于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仁后寓居洛阳,后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②长庆:唐穆宗年号,公元822年,距开元时期已近百年。
(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
(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两题
题乌江亭乌江亭
[唐]杜牧 [宋]王安石
胜败兵家事不期,百战疲劳壮士哀,
包羞忍耻是男儿。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多才俊,江东子弟今虽在,
卷土重来未可知。肯为君王卷土来?
[注释] 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浦,是项羽自刎之处。
(1)上面两首诗歌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属于和
(2)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表现的思想内容却不同,请指出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