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释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实验现象或操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操作及现象 |
解释 |
A |
在AgI饱和溶液中滴加0.1mol·L—1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AgCl的溶解度或Ksp比AgI小,生成更难溶的AgCl沉淀 |
B |
盛放浓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久后,瓶塞很难打开 |
NaOH腐蚀玻璃,生成的硅酸钠将瓶口与瓶塞粘在一起 |
C |
配制FeC13溶液时加入适量盐酸酸化 |
抑制Fe3+水解,防止所配制溶液变浑浊 |
D |
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使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 |
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A.水 | B.溴水 |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是Li+MnO2= 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 | B.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 |
C.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2- | D.锂电池工作过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A.C3H4 | B.C3H8O | C.C2H6 | D.C2H4O2 |
短周期元素X、Y,可组成化合物XY3 ,当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① m-4②m+4③m+8④m-2⑤m+6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由一氧化碳、甲烷和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知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g,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
A.0.1mol | B.大于或等于0.2mo1,小于0.3mol |
C.等于0.2 mol | D.大于0.1mol小于0.3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