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系列实验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预期 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B |
在0.1 mol/L的NaHCO3溶液中,加2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溶液颜色加深 |
验证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C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块,用滤纸吸干钠块表面的煤油,小心放入装有苯和水的试管中,钠块在苯与水界面上下浮动 |
比较钠、水和苯三种物质的密度大小 |
D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
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
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残余固体,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H2SO4中,有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残余固体一定没有铜 |
B.残余固体中含有铁和铜 |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
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一定会变血红色 |
下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准备的又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①食盐水②KNO3溶液
③适量硫酸铜稀溶液 ④Na2CO3溶液
⑤CCl4⑥浓氨水
A.①③⑤ | B.②⑥ |
C.③⑤ | D.①②④ |
关于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从铜电极通过检流计流向锌电极 |
B.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
C.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
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Y,Z中X的单质最稳定![]() |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WO4![]() |
C.Y能溶于水生成HYO和HY![]() |
D.能发生Cl2 + H2Z="===Z" + 2HCl的反应 |
对可逆反应:2A(g) + B(s) 3C(s) + 2D(g);ΔH﹤0 下图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
如果在t1时刻改变以下条件:①升温; ②加入催化剂;
③加入A;④加压;⑤减少C,
符合图示的条件是()
A.②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