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常温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2 mol·L-1 |
| B.所加的烧碱溶液pH=12.0 |
| C.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12 mol·L-1 |
| D.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8 mol·L-1 |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为()
A.已知质量的铝镁合金,通过下面实验设计可以测定镁的质量分数:铝镁合金 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
| B.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先称量或量取物质,再溶解或稀释,并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继续往容量瓶中加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
| C.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之后进行分液时,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
| D.欲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若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混有CO2 |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描述或解释下列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再通入CO2,溶液有蓝变红:CO2+2OH-= +H2O |
| B.漂白粉溶液中加氯化铁溶液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Fe3++3ClO-+3H2O=Fe(OH)3↓+3HClO |
| C.Cl2通入FeBr2溶液中,Cl2与FeBr2物质的量之比4︰5:10Fe2++6Br-+8Cl2=10Fe3++3Br2+16Cl- |
D.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澄清石灰水: + +Ca2++2OH-=CaCO3↓+NH3·H2O+H2O |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下关于离子存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Fe2+ |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 、K+、Cl-、![]() |
| C.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Al3+、K+、ClO-、Cl- |
D.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 、Na+、Cl-、![]() |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有()种
①小苏打②硫酸铝③氯化亚铁④磁性氧化铁⑤氢氧化铜⑥氢氧化铁
| A.3 | B.4 | C.5 | D.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