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表一 近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408
495
559
611
630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2009年还有15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每年约有大专以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
表二 我国2011年的人才供需对比

 
硕士生及其以上
本科毕业生
大专毕业生
用人单位的需要情况
19%
57%
25%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17%
47%
46%

表三 对3000名2010年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沿海发达地方
中部城市
西部和北部地区
74.8%
25.2%
2%
首选单位
传统的白领
传统的蓝领
新兴职业
71%
27%
2%

(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存在哪些问题?
(2)结合图表,谈谈劳动者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
[材料] “我在厂里出了工伤应该找谁理赔”“企事业职工养老保险如果个人单独交纳需要多少钱”“我是一名厨师,请问夏季可不可以领取高温补贴?”……江苏省泰州市总工会自2011年初创建“12351维权QQ”以来,几乎每天都能在网上接到不少类似的咨询。如今,“职工在线咨询、工会网络维权”的“QQ维权行动”已经成为泰州市扩大服务网络、切实维护职工权益的一张有力名片。
(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劳动者如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l3年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齐鲁大地拉开帷幕。山东省委高度重视此次盛会,要求“办好艺术盛会,建设文化强省”。为此,必须进一步打造加快文化发展的“新优势”:要紧紧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立足山东文化资源优势,赋予齐鲁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和内涵。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让广大人民享受到了真正的文化大餐。
(l)结合材料,运用、发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我省该如何打造文化发展的“新优势”。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为什么高度重视“十艺节”的举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3年初,为响应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2013·福建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一 高二(1)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相关资料
讨论结果
 2012年A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GDP增长11.4%,财政收入增长15.9%;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3.5%,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6%,奢侈浪费之风抬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4.2%,万元GDP能耗下降5.7%;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土壤、水体质量下降;煤炭、石化产业投资规模扩大,一些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引发争议
 观点一: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
 观点二: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A市政府应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理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4)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和现代开放型文化体系,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更加彰显,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创新力、辐射力显著增强,努力树立广东文化事业发达、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思想品德高尚、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形象。
材料二 下面是揭阳市某中学高三(19)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就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的讨论,部分同学观点摘录如下:
学生甲: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学生乙:科技创新的重点在于人才的培养
学生丙: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同时要借鉴各国的优秀成果
学生丁:我国的科技创新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部分关键技术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谈谈广东省是如何建设文化强省的。
(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化时代对汉字规范书写造成巨大冲击,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呼吁要加强汉字书写规范。为推进汉字书写规范,央视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推出了《汉字英雄》等汉字类节目, 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掀起了一股汉字书写热潮,唤起了国人跟汉字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对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等汉字类节目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拯救汉字危机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