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的《双城记》开篇这样说:“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那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一个智慧的年头,那是一个愚昧的年头;……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与这一描述相符合的是( )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C.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 | D.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封建社会的中国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有人认为“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自已认输,全心全意学习西方。要承认百事不如人,死心塌地去学西方”这种观点是
A.文化复古主义 | B.取其精华 |
C.全盘西化 | D.推陈出新 |
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是
A.源远流长 | B.博大精深 | C.民族精神 | D.文化包容性 |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 | B.爱国守法 | C.爱国主义 | D.中华文明 |
2009年10月13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校志愿者工作动员大会在上海举行,213名大学生成为上海市高校首批世博会志愿成员。假如你是一名世博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你会
A.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
B.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
C.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服务对象的一切要求 |
D.积极主动地将每位服务对象都发展成志愿者 |
山东是孔子故里,开幕式将“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东元素”表现的淋漓尽致,让观众领略了独特而又底蕴丰厚的山东文化。下列表述中与此思想一致的是: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C.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 D.中华民族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