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的消息,让中国网友兴奋不已,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金字招牌,将极大地扩大莫言在国内和国际的知名度,将对中国文化产业产生助推作用,从而形成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子品牌,有利于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以下是网络上网友对莫言获奖原因的分析:
“莫言的获奖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今后会让中国文坛拥有更多憧憬和遐想.”
“了解国外大众的需求,让作品被国外读者理解并被需要,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写作要站在人性的高度,放手去写人,超越地域、种族等界限"
“中国元素是制胜法宝,莫言的作品就是以表现家乡人民的生活、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情而征服了诺 奖评委。”
“必须向西方学习,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洋为中用。”
“作品必须被翻译,必须在西方受众中具有认知度”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有何启示?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请回答: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我们兴奋、激动的心情却还没有降温,“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已深入人心,开幕式上的恢宏让人荡气回肠,赛场上令人激动的场景铭刻于心,外媒称赞:这是一届超越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盛会。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形象,也必将会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
请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奥运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一:某校决定组织全体学生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纪念馆。下面是围绕这件事的一段父子对话。
子:爸爸,你知道吗?博物馆、纪念馆对我们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费开放啦!
父:免不免费,没什么意义。
子:明天学校就组织我们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纪念馆。
父:你还不如在家做几道练习题呢。
(1)这位父亲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一,请你分析为什么要通过免费开放、组织未成年人参观纪念馆等,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材料二: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材料三:2008年,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磨难与光荣并行的年份。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某班同学在网上浏览相关信息时发现了这样一首诗:
献给坚强的中国
当风雪阻断归路, 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 我们亮出利剑!
当圣火遭遇屈辱, 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 我们用爱弥补!
当列车冲出轨道, 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 我们开山辟路!
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加油,同胞! 加油,中国!
同学们被诗中流露的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深深感动。
(3)结合材料,分析当前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某校曾就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法纪意识“认为只要不违法,学不学法无所谓”的占15%;在道德建设方面“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的占10%;在同学关系方面“认为与同龄人发生矛盾时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占20%。为此,学校准备开设“道德银行”。根据同学们良好道德行为表现,评估折算成“道德币”登记在“储蓄卡”上,作为品德行为纪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学校为什么要开设“道德银行”,重视学生的品德行为纪录?
(2)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请谈谈你准备如何做。
2009年5月18日上午,投资近3000万元的盐城市区陆公祠修复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修复工程的重要环节——陆公祠文化街举行了开街仪式。陆公祠文化街特点明显:依托陆公祠而修建的城市商业景观和旅游目的地,旨在大力弘扬陆秀夫忠烈报国的爱国精神,是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城市文化名片;是人文荟萃之地、区域文化交汇的中心,其字画、古玩和收藏品的鉴赏与交易市场定位,为盐城与周边地区提供一个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交流平台;是为数不多、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迹文脉的传承载体,其明清仿古建筑,继承了传统建筑肌理,彰显了千年古城的历史文脉,与陆公祠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盐城市政府开展陆公祠修复工程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