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奥肯的“漏桶原理”,是说穷人和富人分粥吃,富人这边人少粥多,穷人这边人多粥少,政府拿着“公平之桶”把富人那边的粥分给穷人吃,但在分粥时发现,那个“公平之桶”往往是漏的,往往会漏掉很多财富或者说效率。这一原理启示我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 )
A.初次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B.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C.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D.要弱化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
漫画中某人的做法
①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属于主观臆造联系
②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否定了矛盾的特殊性
③否定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④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2011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答20-21题。有专家指出,“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来观察和估量文化产业的意义,就过于狭窄和浅陋了”。这是因为,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
①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
B.矛盾具有特殊性 |
C.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
D.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西方文化渗透的新工具。应对这种挑战的可行性措施是
A.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
B.放缓中华文化的信息化过程 |
C.加快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
D.尊重外来文化,促进共同发展 |
《菜根谭》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要做到“近之而不染”必须
A.积极参与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
B.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
C.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
D.抵制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
“城市建筑领域文化生态平衡,是判断城市与建筑是否先进的标准。”一些城市以追求“现代化、国际化”名义,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过多地拆除,造成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强调“城市建筑领域也需要文化生态平衡”,是因为
①不同文化艺术风格的建筑,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②在城市建筑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是城市建设的工作中心
④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其空间环境情景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理生理愉悦舒畅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