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南宋蒋捷的这首《虞美人》,描述了作者在不同年龄、不同地点,听雨时的不同心境。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情随境迁,人的心情总是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②人生在其不同阶段,面对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
③人生经历的不同影响听雨时的心情
④人生难免有挫折,事物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属于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是( )。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人们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 )。
A.学习书本知识 B.向父母和老师学习
C.勤于思考 D.参加社会实践
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
A.奥运圣火传递 B.春夏秋冬气温变化
C.锯木生热 D.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①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即“想” ②人类特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③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即“做” ④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精神状态。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钓鱼岛自古是中国领土。2010年9月7日,一艘中国渔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碰撞,日方登船检查并扣留船员。2011年3月2日,日本航空自卫队雷达探测到中国两架军机在东海上空飞行,并一度接近钓鱼岛上空,日本紧急出动战机进行拦截。中日两国钓鱼岛争端与冲突由来已久,“钓鱼岛之争”实质上是主权之争。这说明:
A.现象离不开本质,是本质的表现,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
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
C.现象多变,本质不变;现象受主观支配,本质受客观支配 |
D.现象通过本质表现出来,因此,本质离不开现象,现象可以离开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