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承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 )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 B.分享承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
|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
史学界认为:“任何文化都由外在物质、中间理论与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制度;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近代前期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是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与心态层面”各指什么历史事件?
(2)“心态层面”的主要内容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有人说:孙中山是中国的伏尔泰,大东亚地区的杰斐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你认为孙中山对中国历史发展还作出了哪些历史性的贡献?
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代表作之一是
| A.《人间喜剧》 | B.《战争与和平》 | C.《唐璜》 | D.《十日谈》 |
音乐具有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把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音乐先河的音乐大师是
| A.舒伯特 | B.舒曼 | C.莫扎特 | D.贝多芬 |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这位科学家是( )
| A.伽利略 | B.牛顿 | C.爱因斯坦 | D.瓦特 |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
|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
|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
|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