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 “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举行过2010年男足世界杯的南非九大城市之一开普敦,因好望角而建城。最先到达该地的航海家及支持国是

A.迪亚士葡萄牙 B.达·伽马西班牙
C.哥伦布葡萄牙 D.麦哲伦西班牙

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写道: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包含着“自然法”的思想,“具体体现为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这种自然法的思想在近代政治思想中应该体现为

A.主权在民 B.社会契约 C.天赋人权 D.反抗暴政

下列各组文献中,产生于古代并对西方政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理想国》《法律篇》《政府论》
B.《法律篇》《政治学》《社会契约论》
C.《十二铜表法》《法律篇》《论法的精神》
D.《理想国》《政治学》《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