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
A.注重依法治国 |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 C.皇权不断加强 |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历史现象反映出的本质是
A.诸侯国帮助周王室巩固统治 | B.周天子把权力下放给诸侯 |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 D.周王室文化衰败军事落后 |
《史记·楚世家》记载了楚庄王向周定王“问鼎小大轻重”一事,这说明了
A.楚王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 B.楚王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
C.楚王欲与周王平分天下 | D.楚王想要兼并其他诸侯国 |
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西周统治,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 B.生产关系的发展 | C.诸侯争权夺利 | D.周王室腐败无能 |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
西周的分封制规定,被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的义务有
① 镇守疆土② 随从作战③ 交纳贡赋④朝觐述职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