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09年11月9日,为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德国人民推倒了竖立在柏林墙遗址处由一面面巨型多米诺骨牌仿制的”柏林墙”的情景。从德国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民庆祝的原因是柏林墙的倒塌
A.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
B.结束了美苏军事占领,被占领土收复 |
C.结束了国家分裂,实现了民族统一 |
D.结束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 |
某校兴趣小组编排模拟历史剧,以下是对少年康熙即位时面临严峻形势的剧情设计。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②台湾被荷兰殖民侵略者占据
③沙俄势力正在东来④东南沿海有倭寇骚扰边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B.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克伦威尔在其“护国主”任上曾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上述言论说明了克伦威尔
①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②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④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推行青苗法 | B.实行募役法 |
C.颁行农田水利法 | D.推行免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