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
| 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 |
|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
| D.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1 |
常温下,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pH=7,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反应后HA溶液一定没有剩余 |
| B.生成物NaA的水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
| C.HA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不相等 |
| D.HA溶液的c(H+)和NaOH溶液的c(OH—)一定相等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
|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
|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
|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2-4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乙、丙、丁不可能是()
| A.MgCl2 | B.H2SO4 | C.NH4HCO3 | D.Mg(HCO3)2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0.2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②25℃、101 Pa下,16g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③0.1 mol FeCl3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A
④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分子数大于2NA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④ |
下列过程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
| A.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 B.将HC1通入NaAlO2溶液中 |
| C.加热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