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与这一上联对仗最工整的下联是( )
A.绿叶红花映山前 | B.风摇竹影到幽斋 |
C.梦随春风到天明 | D.风吹萤火到满园 |
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兰亭集序》) 译文: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译文:(曹操)固然是一代的英雄,但是如今怎能还在呢? |
C.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文:大概我所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及十分之一。 |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译文: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采取的缘故啊。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欲肆其西封(边境)持千金之资币物(货帀) |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列坐其次(旁边) |
C.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何可胜道也哉(尽) |
D.若入前为寿(第二人称代词,你) 此吾之所得也(体会)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古人常说一句话,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商纣王时期,古人就已开始烧铅作粉,用于妇女美容化妆了。
①这种搽粉的习惯至少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②据墨子记载,粉是大禹时期就发现的
③曹植在《洛神赋》中有: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④这里的“容”,就是化妆、美容的意思
⑤《博物志》记:纣烧铅作粉
⑥这里的“铅华”,是古代妇女搽在脸上用于增白的一种粉
A.④③⑥①②⑤ | B.④⑥③②①⑤ | C.⑤①④③⑥② | D.⑤④①③⑥②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梅和觉新等人在打牌,觉新心不在焉,时常发错牌,瑞珏在后面给他指点,两人态度亲密,梅看见这情形,心感酸痛。(《家》) |
B.在庆祝高老太爷66 岁生辰的日子里,冯乐山向高老太爷提亲,让觉民娶冯乐山的侄孙女。觉民爱的是琴,为了反抗祖父,最后他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公馆。(《家》) |
C.宝钗因平时未能赏鉴通灵宝玉,便借机欣赏了一番。巧的是,玉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与宝钗锁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正好是一对儿。(《红楼梦》) |
D.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卡西莫多劫持。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巴黎圣母院》) |
E. 临终前,葛朗台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欧也妮·葛朗台》)
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桃花源”也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
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字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
②“桃花源中人”“不知秦汉,无论魏晋”,已成后人常用的词语
③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太阳城》与其相类
④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
A.②①④③ | B.①③④② | C.①④③② | D.②④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