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下图为2008年—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
注:海洋经济受国际和国内因素影响较多,我国现在海洋经济的发展重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海洋经济发展结构。
材料二 海洋经济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经济的各类产业活动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21世纪,建设海洋强国成为海陆经济联动、资源互补、产业互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捕捉重大产业机遇、构建国家核心竞争力与经济社会新一轮跃升的重要平台。
材料三 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撤铁道部,交通部下设铁路局,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卫生部和人口计生委两个部门合并;电监会被撤销,同时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两个机构合并为—个;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部级机构减少四个。这次机构改革的主要背景是:现行行政体制仍存在许多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地方,国务院部门在职能定位、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职能越位、缺位问题依然突出,不该管的管得过多,一些该管的又没有管好;职责交叉、权责脱节、争权诿责现象依然较多,行政效能不够高;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一些领域机构重叠、人浮于事问题依然存在;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不完善,不作为乱作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指出我国海洋经济的现状。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府职能和依法行政的知识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民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全会建议国务院将这个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3月10日政协小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们对提交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讨论并发表意见。
3月1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提交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会议要求,国务院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保证方案顺利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说明国务院和全国人大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说明公民、各民主党派、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我国做出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所谓“不丹模式”就是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将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保护置于经济发展之上,衡量发展的标准是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指标。追求GNH最大化是不丹政府至高无上的发展目标。实行环保优先的发展道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很好地保护环境,为了环境保护宁可牺牲旅游资源所提供的经济价值,采取有限的旅游政策,对旅游人数进行有效的限制,从而使环境得到保护。这种模式显示了强劲的后发优势,它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现在已经超过印度等其他国家,在南亚各国中是国民平均收入最高的国家。目前,追求国民幸福度提高己越来越成为各国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支点。
参考材料,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不丹模式”给我们党和政府的启示。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但在过去的12年中,中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25亿亩,一方面是农民土地被征用滥占严重,同时由于人们对耕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国现有耕地退化、沙化、酸化和盐渍化速度惊人。
结合材料,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2013年劳动节放假安排为4月29日(星期一)至5月1日(星期三)放假调休,共3天。而在1999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熟称“黄金周”的7天长假。实行黄金周以来,公民的休息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也有效拉动了假日经济。但黄金周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加大了对景区的破坏,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等等。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2007年底,国家对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假日,这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威胁到了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提供的最新资料,工业发展中由于忽视保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每年有5 000万儿童因水污染死亡,每年有3 500万人因水污染患心血管病。现在,各个国家都逐步认识到了水资源的危机,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