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 收入分配公平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政府致力于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及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大地震摧毁了日本部分核反应堆,导致核辐射,3月31日日本地震最新消息,福岛第一核电站将报废,今后是否修复将视情况而定。高二(14)班时事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网络、报刊等渠道搜集了以下材料(节选):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 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3月31日权威发布:3月31日,在我国北京、天津、河北、陕西、湖南、广东、宁夏、广西、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福建、河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青海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对公众可能产生的附加辐射剂量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由此可见,处理好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对于整个日本乃至亚太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上述材料(12分)

2 01 0年被称作“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年”。从新版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到限制“裸官”出境新规,再到近日印发的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国政府密集出招,多措并举划定反腐路线图。2011年中国政府在“制度反腐”这一基调下继续展开廉政风暴。
世界各国的反腐实践一再证明,最有效的反腐措施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因此,反腐创新的重点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世界各国既有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在未来反腐道路上加以借鉴。
结合上述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请你分析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6分)

(11分)2011年我国将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了“克服平均主义”,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分配制度的重大改革
十二届三中全会
提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贯彻落实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十三大
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
十四届三种全会
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十五大
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十六大
提出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十七大
强调要逐步提高“两个”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联系上述信息,结合唯物辩证法关于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知识分析我国分配制度变革的意义。(6分)
(2)试分析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5分)

(15分)
材料一: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兴办3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当前深圳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7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8分)

(18分)
材料一:城市的“痛”与“快”: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变得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归属感缺失、幸福感下降等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城市的“痛”与“快”。(9分) 材料二: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Samso)是丹麦应对气候变化的“示范岛”。岛上居民生活简单朴素,仍以农业为生。岛上耸立的风力发电机全面实现了供电的自给自足;秸秆供热工厂,满足了岛上二百多户家庭的供热需要。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针对萨姆索岛气候变化,该地居民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9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