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图中左右两幅表达了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的价格与需求的曲线,根据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需求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商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策略 | B.乙商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策略 |
C.降价对生产两种商品的企业盈利无影响 | D.降价对甲乙商品的生产无影响 |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告诉我们这样的哲理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B.要从联系着的实际出发,树立集体观念 |
C.认识具有主观性 |
D.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2005年8月2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这是国务院第一次专门召开研究部署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工作会议,也是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代表首次齐聚北京参加国务院的会议。材料说明
A.各民族都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 |
B.民族平等的原则得到了贯彻落实 |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的根本目标 |
D.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到了实处 |
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工。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始终把维护沿线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这说明
A.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
B.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人的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2006年以来,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其中矿难频繁发生,引起高层和民众高度关注。去年8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这说明
A.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
B.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切实的维护 |
C.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
D.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生产经营者的行为 |
有不少学生把网络语言照搬到作文和日记中,如“PF”(佩服)、“7456”(气死我了)、“(一*”(我生病了)等,让人看不懂。上述现象的产生表明
A.社会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 |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 |
D.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