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1)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2)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3)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三 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
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中对文献资料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从永徽六年武氏立为皇后,至武后卒年为止,“录取进士为1157人,此数为高祖进士的44.5倍,太宗进士的5.6倍。天授元年十二月:“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另《唐大典》曾记载有:“武举以七等阅其人。”其内容为:“射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才貌、言语与举重。”《新唐书》中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以实,乃命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等第判之,判之糊名,自此始也。”“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武则天当政期间国内出现了“广开庠序,大敦学校,服膺训典,尊尚师儒……四海之内,靡然成风”的文治局面。
材料二宋代洪迈在《客斋随笔》说:“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清代赵翼谓其为“女中英主”。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很多功绩都没有提,只保留了十五件大事:杀王皇后、萧淑妃;贬褚遂良、韩瑗;阻止李治亲征高丽;杀上官仪;泰山封禅;杀惟良、怀运;杀贺兰敏之;封赏武承嗣;令王公以下皆习《老子》;每岁明经,准《孝经》、《论语》策试;为母服齐衰三年;杀周王显妃赵氏;鸠杀太子李弘(传说,存疑);贬郇王素节;废太子李贤。历史学家孟宪实说,司马先所处的北宋,皇后、皇太后的权力很大,女主问题很严重,为了防止她们效仿武则天,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中故意妖魔化武则天,弱智化唐高宗。
(1)材料一反映了武则天怎样的科举政策?
(2)据材料二,你如何看待对武则天的评价。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893年,法俄两国签订《俄法协约》。协约规定:如果法国遭到意大利的进攻,或俄国遇到德国和奥匈攻击,对方应以全力支援。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争夺殖民地上的矛盾。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
材料二第1条缔约各方应个别地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的边界领土堆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第2条德国和比利时,同样德国和法国相互约定双方彼此不得攻击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彼此不得诉诸战争。
——《洛迦诺公约》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三国协约成立的背景。
(2)分析三国协约成立、《洛迦诺公约》签署分别对欧洲局势产生哪些影响。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三公民享有《人权宣言》中规定的自由权利,还增加了迁徙、请愿、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宪法规定国王是“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忠于国家和法律。宪法规定按照公民纳税额来确定选举权。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未达到者无选举权,称“消极公民”。
——法国《1791年宪法》
(1)拿破仑曾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结合材料一、二对此进行说明。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评价1791年宪法的规定。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西汉前期,钱币袭秦形制,文曰“半两”,法定重量当为十二铢。但铸造时通常实重不及其额,前后铸造的钱币大小、轻重亦不一致。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私铸钱低劣者薄如榆英,号为“英钱”。不同时期、来源、质量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非常不便。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对外征伐不断,中央财政从此前“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丰盈一变而为入不敷出的因局。
材料二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年)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於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旣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五铢钱轻重合宜,自汉至隋七百余年,基本上行用不废。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币制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汉武帝统一货币的举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刚刚过去的20世纪被认为是发展曩快、情况益为复杂的世纪,而它对21世纪的影响也正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知。如何评价20世纪世界史,在历史学界是一个被研究的课题。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即20世纪是“美国世纪”说。该观点认为:20世纪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美国迅速崛起并称霸世界的世纪史,在20世纪,美国的民主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及思想文化及国际影响力主导了世界。世界虽然在发生变化,但走的还是美国道路。
评材料中的“美国世纪”说。(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赞成或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