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材料所示的变化,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 B.实现“平均地权”的思想 |
|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
苏格拉底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甚至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这说明
| A.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 | B.人文主义泛滥需要以公权约束 |
| C.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 | D.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 |
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 B.商品经济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
| C.金属冶铸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 | D.经济发展不平衡 |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
| 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 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 |
| 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 | 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
2013~2014年,乌克兰发生了严重政治危机:乌克兰国内的亲俄派与亲英美派对立并引发武装冲突。危机引起许多国家的直接干预:俄罗斯立即强势介入,法、德、英、美等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向俄罗斯施压;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中国等国也表示高度关注。2015年2月,俄、乌、法、德四国领导人举行会谈,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乌克兰危机各方同意停火,危机才告一段落。透过乌克兰危机,可以看出
| A.多极化形成过程中,大国之间存在反复博弈 |
| B.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
| C.经济区域化对全球化具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
| D.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主题 |
1966~1976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966年为583元,1976年为575元,有小幅下降。全国职工工资总额1966年为296亿元,1976年为489亿元,增长65%。这说明
| A.人民生活水平长时间未得到明显改善 | B.人口的急剧增长抵消了发展成就 |
| C.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 | D.政府保证了城镇人口的充分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