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能量为E0的光子照射基态氢原子,刚好可使该原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一能量E0称为氢的电离能.现用一频率为v的光子从基态氢原子中击出一电子(电子质量为m)。该电子在远离核以后速度的大小为 ,其德布罗意波长为 (普朗克常全为h)
如图9-3-17所示,有两根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光滑平行的金属轨道,上端接有可变电阻R,下端足够长.空间有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杆从轨道上由静止滑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金属杆的速度会趋近于一个最大速度vm,则( )
图9-3-17
A.如果B增大,vm将变大 |
B.如果α变大,vm将变大 |
C.如果R变大,vm将变大 |
D.如果m变小,vm将变大 |
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底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将质量为m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12-3-21所示.除电阻R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
图12-3-21
A.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
B.金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a→b |
C.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
D.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 |
等离子气流由左方连续以 v0射入 P1和 P2两板间的匀强磁场中,ab 直导线与 P1、P2相连接,线圈 A 与直导线 cd 连接.线圈 A 内有如图 3-5-20乙所示的变化磁场,且磁场 B 的正方向规定为向左,如图 3-5-20 甲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3-5-20
A.0—1 s 内 ab、cd 导线互相排斥 | B.1—2 s 内 ab、cd 导线互相吸引 |
C.2—3 s 内 ab、cd 导线互相吸引 | D.3—4 s 内 ab、cd 导线互相排斥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r不能忽略.R1和R2是两个定值电阻,L是一个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开关S原来是断开的.从闭合开关S到电路中电流达到稳定为止的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1和通过R2的电流I2的变化情况是
A.I1开始较大而后逐渐变小 | B.I1开始很小而后逐渐变大 |
C.I2开始很小而后逐渐变大 | D.I2开始较大而后逐渐变小 |
如图甲所示,abcd为导体做成的框架,其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质量为m的导体棒PQ与ab、cd接触良好,回路的总电阻为R;整个装置放在垂直于框架平面的变化的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PQ始终静止.关于PQ与ab、cd间摩擦力f在0到t1 s内的变化情况的说法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
A.f一直增大 | B.f一直减小 |
C.f先减小后增大 | D.f先增大后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