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
B.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验探究力和运动关系时,应用的是实验归纳法 |
C.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 |
D.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地面处和矿井底部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
B.![]() |
C.![]() |
D.1 |
如图所示,虚线AB和CD分别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相交于O点,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分别处于椭圆的两个焦点M、N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处电势、场强均相同
B.C、D两处电势、场强均不同
C.在虚线AB上O点的场强最小
D.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在O处的电势能大于在C处的电势能
如图,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滑向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 |
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相同 |
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 |
D.甲比乙先到达B处 |
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有
A.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 |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
C.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 |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遵从楞次定律,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 |
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套在杆上的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h=0.1m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到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h并作出滑块的Ek-h图象,其中高度从0.2m上升到0.35m范围内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取g =10m/s2,由图象可知
A.小滑块的质量为0.1kg |
B.轻弹簧原长为0.2m |
C.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0.5J |
D.小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最小为0.4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