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下图是“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
定,①处海域属于 。该处海底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是 。海上航行、海底隧道和港口建设均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是 。(3 分)
⑵①②④三处比较,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 处,原因主要是 。(2 分)
⑶2011 年12 月18 日,③处附近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倾覆,救援船只因舷窗破损进水导致作业中断。造成这次救援中断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 。(2 分)
a.天气严寒 b.台风影响 c.海浪和海冰冲击 d.海水污染严重
⑷④处海底地形类型为 。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 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图
(1)在上图中填上地震波代号。P:纵波 S:横波。
(2)划分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通过对地震波 __________ 的研究。
(3)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_________界面,其以上部分A为__________圈层;横波经过 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____界面,其以下部分C为________圈层,其以上部分B为_______圈层。
(4)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在__________。
甲图是一幅“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虚线分别表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日期大约为月日前后。
(2)此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
(3)甲图中ED表示 线,DC表示 线。(晨、昏)
(4)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5)在乙图中画出此时另一个半球的光照情况,要求:①用箭头表示自转方向,②画出晨昏线,③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A、B、C、D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此时,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还是远日点附近? __________。
(2) 地球公转至A时,正午太阳直射__________(纬度)。此时,地球上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全年白昼达到最长地区的范围是___________。
(3) 地球由B向C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是缩小还是扩大? __________________。
(4) 地球在C位置时,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_____________ (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5) 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点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
(1)图中行星AB
(2)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
(3)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是,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4)图中地球因,使地球上的温度适中;因,使地球外部聚集大气层;同时由于地球具备一种比较安全的。从而使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
读图13,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城镇分布的特点。
2)分析说明早期城镇C形成的主导因素及原因。
3)请简述A城镇的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