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
|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
|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 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
“将中世纪看做一团漆黑、对文艺复兴大加肯定的割断历史的观点……都是偏颇的。”材料主要强调了文艺复兴
| A.割断了欧洲的历史 | B.对中世纪历史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 |
| C.促进了人性的觉醒 | D.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的本质含义是强调
| A.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 B.人创造了万物 |
| C.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 | D.人的价值 |
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 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 A.文学艺术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
| B.京剧艺人对剧种的改造时京剧发展的根本原因 |
| C.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京剧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
| D.文学艺术只有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才能得到发展 |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A.李煜 | B.李清照 |
| C.辛弃疾 | D.陆游 |
《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
| C.驼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 D.娱乐场所瓦舍表演杂剧《西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