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A.《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
B.《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
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

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明太祖为制约相权而设立 B.通过票拟权影响皇帝的决策
C.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D.以品级较高的大臣担任

河南少林寺钟楼前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赞语是:“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各有所施,一以贯之”。碑文反映出当时的文化趋势是()

A.儒、释、道三教的斗争 B.儒、释、道三教合一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D.佛教在社会广泛流传

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文人风貌的是()

A.《天工开物》插图 B.《清明上河图》局部
C.《五子夺莲图》 D.《墨梅图》

乾隆四十年(1775),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材料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乾隆时期国家重本抑末政策松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