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
|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
之所以说严复的思想在当时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改良思想家的认识,主要是因为他
| A.极力主张学习西方 |
| B.把西方近代政治文化概括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
| C.对“中体西用”思想作了全面阐述 |
| D.主张从教育入手,开启民智 |
有人用“观念转变,黄金万两”来解释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哪项最符合这种解释
| A.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D.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 A.李鸿章 | B.康有为 | C.孙中山 | D.陈独秀 |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
|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
百日维新颁布的变法令中的内容,在此以前已经出现的有①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 ②翻译外国书籍 ③创办报馆、学会 ④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