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唯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明人不能彻底涤荡,清代则有意利用。”以下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代的行省俨然是一个“流动的中书省” |
B.行省制度源于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 |
C.明朝废行省后设布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 |
D.行省制度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1970年尼克松在报告中说:“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从报告内容可以直接看出
A.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 |
B.尼克松有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愿望 |
C.美国在国际外交上有绝对控制权 |
D.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转变 |
下表为1933-1939年美国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情况
该表反映出
A.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美国得到运用 |
B.美国财政赤字现象有所减轻 |
C.新政规范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秩序 |
D.新政的着眼点是缓解供需矛盾 |
苏联农村从1922年到1946、1947年,大饥荒大约平均每隔十一、十二年出现一次,连续发生了三次,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无以计数。这种现象的出现
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群众基础 |
B.主要由于恶劣的气侯条件和自然环境 |
C.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 |
D.与西方大国封锁苏联的政策关系较大 |
在牛顿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经典电磁学等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四维时空”的概念,它认为时间和空间各自都不是绝对的,而绝对的是一个它们的整体——时空,在时空中运动的观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参照系,可以定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而不同的观者所定义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是不同的。该理论
A.开启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 |
B.对天主教会权威构成了冲击 |
C.属于广义相对论 |
D.将量子论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
恩格斯说,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对启蒙主义的“理性王国”来说是一幅讽刺画。充满希望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们忍受不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强烈的反差令他们失望。其实,也并不是没有人预感到这种社会现实。如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就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而同时文学领域出现了
A.浪漫主义文学 |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C.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 D.印象主义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