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容40年前(1972年)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为“跨洋握手”、“冰释雪融”,下列外交事件中与此相对应的是
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②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④参加万隆会议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关于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适应被帝国主义列强包围的险恶国际环境
②它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③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④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是不利的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阅读下列曲线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1913~1921年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一战的影响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 |
B.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是因为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
C.出现上述变化是因为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
D.此曲线图说明了经济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经济的发展 |
1929年下半年,苏联出现了“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的口号。这一口号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自愿原则 |
B.生产关系的变革忽视了生产力水平 |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 |
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时机还不成熟 |
下列有关苏俄(苏联)农业发展的数据可说明( )。
年份 项目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9 446 |
6 620 |
7 860 |
8 730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379 |
213 |
355 |
424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重大成就
B.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正确和重大成就
C.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成就
D.指令性计划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
A.强制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
B.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
C.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 |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