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
|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
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下列口号对应的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 A.“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国民大革命时期 |
| B.“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时期 |
|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解放战争时期 |
| D.“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时期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起来的时间是
| A.1949年 | B.1954年 | C.1956年 | D.1957年 |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上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
|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 A.发展与临近国家关系 | 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
|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 |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关系 |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直捣南京。此事件的最大影响是
|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
| B.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D.统治中国22年 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