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
魏晋时期,道教发生重大变化。葛洪在其中的重要贡献是( )
A.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 | B.吸收佛教教义 |
C.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 D.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 |
魏晋时期,农耕生产方式向北方边地扩展,得到开发的是( )
①关中地区 ②河套地区 ③河西走廊 ④辽东地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列观点分别出自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四个选项中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④“人死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
A.①王充②荀子③董仲舒④韩非子 | B.①董仲舒②荀子③韩非子④王充 |
C.①王充②董仲舒③荀子④韩非子 | D.①董仲舒②韩非子③荀子④王充 |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自战国到汉朝编定并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神农本草经》 | B.《伤寒杂病论》 |
C.《黄帝内经》 | D.《四部医典》 |
两汉之际,地处丝绸之路两端的国家是( )
A.汉——身毒 | B.汉——安息 |
C.汉——大食 | D.汉——大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