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
186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待清政府的态度是()
A.由扶植到打击 | B.逼迫清政府投降 |
C.由打击到扶植 | D.联合镇压中国革命 |
明朝中期修缮长城,是( )
A.以防止后金进攻 | B.实现了既定目标 |
C.说明国力已衰退 | D.促进了边疆开发 |
1913年的二次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 )
A.亲手制造刺杀宋教仁案 | B.下令罢免国民党籍都督 |
C.接受亡国的“二十一条” | D.宣布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
①手段以暴力流血冲突为主 ②国家分裂与统一现象共存
③实质改变了国家政权性质 ④直接受到苏联解体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能够进入新时代的主要原因是党和政府实行( )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共同繁荣原则
③民族平等原则 ④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