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评价北美自由贸易区时说: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既存在着美加之间的“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着美、墨与加、墨之间的“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且此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欧盟或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看起来有些“另类”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 A.三国的合作向政治一体化发展 | B.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
|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 D.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 |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④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
|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
| C.③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
| D.④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
中国近代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其学习对象经历的演变是 ( )
|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
|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
该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40~1944年是抗战时期,以抗日为重任,因而“民主”出现频率不高
②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因而“民主”出现频率较高
③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
④1947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
| A.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 )
|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 |
|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
| C.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
| 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