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A.社会变迁 | B.阶级分析 | C.道德标准 | D.文明传承 |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
2006年美国《思想之林》杂志评选“十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家”,意大利以头名入选。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其入选依据不应包括()
A.这里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诞生之地 |
B.15世纪航海家们从这里出发,发现了新大陆 |
C.起源于此的文艺复兴运动改变了世界 |
D.在法律、文化、宗教等领域:古代罗马创造了现在的“西方社会” |
集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注重诗意.集中体现了创作者多方面的文化素养。这一艺术创作特点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的()
A.唐诗 | B.草书 | C.文人画 | D.京剧 |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
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为此,统治者确定的治国指导思想是()
A.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