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梁启超文选,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度,大地最古之国也,守旧不变,夷为英藩矣;突厥地跨三洲,立国历千年,而 守旧不变,为六大国执其权,分其地矣;非洲广袤,三倍欧土,内地除沙漠一带外,皆植物饶衍,畜牧繁盛,土人不能开化,拱手以让强敌矣;波兰为欧西名国,政事不修, 内订日起,俄普奥相约,择其肉而食矣。
——《论不变法之害》
材料二:夫倒满洲以兴民政,公义也;而借勤王以兴民政,则今日之时势最相宜者也。古人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弟以为宜稍变通矣。·······何必故划鸿沟,使彼此永远不相合哉?弟甚敬兄之志,爱兄之才,故不惜更进一言,幸垂采之。                                
——《致孙逸仙书》
材料三:夫共和国体之难以图存,公等当优能言之矣;吾又谓君主国体之难以规复者,则又何也?盖君主之为物,原赖历史习俗上一种似魔非魔的观念以保其尊严;此种尊严自能于无形中发生一种效力,直接间接以镇福此国。君主之可贵,其必在此。虽然尊严者不可亵者也,一度亵焉,而遂将不复能维持。
——1915年8月《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根据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简要分析作者言论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意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和收信人思想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文章发表的历史背景,概括梁启超的主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泰格利维在《法律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法律变革乃是社会各阶级之间冲突的产物,这些阶级谋求把社会控制制度转变到适合于自己的目的,并将某种具体制度强加于社会关系上以及予以维护……”。
请以英、美、法资本主义发展过程通过法律手段达到稳定统治、发展经济的史实来分析泰格利维的观点是否具有现实意义。(10分)

阅读下列材料:(8分)
表一: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俄国(1851年)
约5900
93%
7%
美国(1850年)
约5300
87%
13%

表二:

移民方向
年代
人口迁移数
欧洲移民来源
1866-1932
63660000
欧洲移民迁出
1821-1939
1667300900

请回答:
(1)表一、表二的统计分别反映了什么情况?(2分)
(2)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这一变化有什么影响?(2分)

在一次研究性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着促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展开激烈的讨论。同学甲认为,法国的启蒙思想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同学乙认为,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助推剂;同学丙认为,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因素。
请回答:(6分)
(1)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说法更有道理,为什么?(2分)
(2)另外两位同学的说法的合理性何在?(4分)

观察右图,回答问题。(6分)

(1)这是什么国际组织的头盔?该组织在哪一年,什么国际会议上正式成立?(3分)
(2)这一组织的宗旨是什么?今年是我国恢复在该组织的地位的几周年?(3分)

互动中的文明渐进与强权(9分)
“光荣革命”后,英国保守主义的政治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几乎同行。静悄悄的革命就是在一个极端保守的时代“暗度陈仓”的。经济创新与政治守成同在,甚至充当着维护古老旧秩序的反动同盟中的疯狂杀手和破坏古老文明的强盗集团中的刽子手。不过,不要忘记,它是一个胜利者。那双“无形的经济之手”使英国原有的社会与政治制度承受极大的压力。终于,它迎来了“改革的时代”和“日不落”的辉煌。
请回答:
(1)何以见得“光荣革命”后英国是“保守主义的政治”或“极端保守的时代”? (2分)
(2)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何以能够在英国“极端保守”的年代里“暗渡陈仓”? (5分)
(3)如何理解在这一时期,英国“充当着维护古老旧秩序的反动同盟中的疯狂杀手和破坏古老文明的强盗集团中的刽子手”?(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