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里“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主要表现在
| A.提出三民主义 |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C.提出三大政策 | D.领导护法运动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
| 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
| 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
| 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 |
| 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 |
启蒙思想家康德说:“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 )
|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
| B.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
| C.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专制统治 |
| D.启蒙思想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条件 |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 )
①以“理性”为核心②抨击教会的腐朽
③提出人民主权学说④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
| A.薄伽丘 | B.莎士比亚 | C.马丁·路德 | D.康德 |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 )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