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5〜2010年全国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单位%)
注:①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它反映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消费所起作用的大小。
②目前,美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71%,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和金砖国家,这一比例约为50%和60%。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状况有所改善,但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供应不足,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热点持续降温,制约了居民消费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十八大报告强调: 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材料三 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各个历史时期, 厉行节约始终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的重要纽带。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 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 描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2) 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材料一: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引领新常态。会议指出 :当下中国,执政党正在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执政党的重大改革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材料二:秉持“亲、诚、惠、容”四字周边外交新理念,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跨区域的新构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缅中印孟经济走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是怎样有所作为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国家利益”的知识,分析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的正确性。(14分)
材料一: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大幅上调;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政策扩大到三年;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材料二:2015年6月《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定(修订稿)》和《惠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 (修订稿)》公布并向公众征求意见。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惠州市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对城市传统建筑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在出台每项政策时,都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求市民、专家等各界人士意见。对“水东街(始建于北宋年间)”的改造,惠州市主动适应文化建设新常态, 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路,把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决避免大拆大建。在造过程中,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持“传统中式为主,近代西洋式为辅”为设计原则。改造后的水东街将突出岭南文化特色,恢复古城风貌,更好地将惠州古城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我国政府决策方式”的角度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当代再建“海上丝路”无疑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历史意义。当前,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度演变与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提出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同东盟携手合作,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为双方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不竭商机,也将为世界繁荣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依据。
材料一: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 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材料二:《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将交国务院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2011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审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材料一、材料二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审议和通过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进入春季以来,流感蔓延。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定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确实做好防控工作。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