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规定了相关发达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为完成减排指标,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减排份额交易机制。发达国家从中可获得投资收益和减排份额;发展中国家则可以获得相关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促进节能减排。这表明
| A.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
| B.开展国际竞争,有利于形成多样化格局 |
| C.各种力量相互依存,有利于实现和平共处 |
| D.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 |
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样强调的原因是()
| A.实践决定认识 |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 C.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 D.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旦形成就不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一观点()
| A.是正确的,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 B.是错误的,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变化是无条件的 |
| C.是正确的,因为观念的东西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
| D.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
砍伐一片森林,制作家具等物品,然后通过市场销售进入消费过程,这个地区的GDP会出现增长。但从生态平衡和经济福利的角度看,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甚至使人们失去家园和生存空间。这一事件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
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②树立曲折中前进的发展观
③全面认识人类活动的影响④集中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每年评选的“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都以他们不平凡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并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敬佩。这说明()
| A.人生价值是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 |
|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
| C.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
| D.“感动中国”杰出人物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起决定作用 |
2012年3月5日,备受关注的“两会”在北京开幕。伴随着“两会”的召开,“民生”一词又升温为媒体报端、街谈巷议的热点词、关键词。这体现了()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D.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