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薛嵩,绛州万泉人。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自天下兵起,委质逆徒。广德元年,东都平,时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遣仆固怀恩东收河朔。嵩为贼守相州,闻贼朝义兵溃,王师至,嵩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怀恩释之,令守旧职。时怀恩二心已萌。怀恩平河朔旋,乃奏嵩及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分理河北道;诏遂以嵩为相州刺史,充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承嗣镇魏州,忠志镇恒州,怀仙镇幽州,各据数州之地。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大历八年正月卒。
嵩子平,年十二,嵩卒,军吏欲用河北故事,胁平知留后务,平伪许之,让于叔父崿,一夕以丧归。及免丧,累授右卫将军,在南衙凡三十年。宰相杜黄裳深器之,荐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理有能名。元和七年,淮西用兵,自左龙武大将军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郑滑节度观察等使,累有战功。滑州城西距黄河二里,每岁常为水患。平询访得古河道,接卫州黎阳县界。平率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同上闻,开古河南北长十四里,决旧河以分水势,滑人遂无水患。居镇六年,入为左金吾大将军。未几,复为郑滑节度观察使。
长庆元年,幽镇叛,杜叔良统横海全军讨伐不胜,王庭凑围牛元翼于深州。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居数月,刺史王稷馈给稍薄,兵士怨怒,叔佐不能戢,宵溃而归。仍推突将马狼兒为帅,行及青城镇,劫镇将李自劝,并其众;次至博昌镇,复劫其镇兵,共得七千余人,径逼青州城。城中兵士不敌,平悉府库并家财募二千精卒,逆击之,仍先以骑兵掩其家属辎重,贼众惶惑反顾,因大败。狼兒与其同恶十数辈脱身窜匿,余党降,稍后者斩于鞠场。明日,狼兒亦就擒戮,胁从者放归田里。诏加右仆射,进封魏国公,由是远近畏伏平之威略。
在镇六周岁,兵甲完利,井赋均一。至是入觐,百姓遮道乞留,数日乃得出。在河中凡六年,召拜太子太保。明年,上疏乞老,以司徒致仕,居一年卒,册赠太傅。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七十四》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天下兵起,束身戎伍,委质逆徒委:顺从,归附 |
B.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安:安排 |
C.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落拓:豪放,放荡不羁 |
D.兵甲完利,井赋均一完:坚固 |
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薛嵩与薛平父子二人功绩的一组是( )
①宰相杜黄裳深器之,荐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②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
③自左龙武大将军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郑滑节度观察等使,累有战功
④至是入觐,百姓遮道乞留,数日乃得出
⑤平悉府库并家财募二千精卒,逆击之
⑥开古河南北长十四里,决旧河以分水势,滑人遂无水患
A.①③④ | B.①⑤⑥ | C.②③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嵩原本替贼兵把守相州,贼兵败后,王师到来,薛嵩就到怀恩马前迎接叩拜,怀恩放了他,并让他做了相州刺史。 |
B.宰相杜黄裳很器重薛平,推荐他做汝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治理得好,在当时很有名声。在淮西战事中,又屡有战功。 |
C.薛平在滑州时,率领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开凿古河南北总长十四里,挖开旧河来分流水势,滑州百姓于是没有水患了。 |
D.青州城兵士不敌乱军时,薛平拿出府库和家里的全部钱财招募二千精锐的士兵,迎击对方,叛贼士兵惶惑反顾,于是大败。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吏欲用河北故事,胁平知留后务,平伪许之,让于叔父崿,一夕以丧归。
(2)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一)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二)
隆(尊崇)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日:“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礼记·经解》)第一则材料中,“和为贵”所强调的儒家重要思想是:。
结合第二则材料,简述儒家对“礼”的作用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养 晦 堂 记
曾国藩
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①而思有以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富,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终身幽默,暗然退藏。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盖《论语》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曾不得与首阳饿莩挈论短长矣。余尝即其说推之,自秦汉以来,迄于今日,达官贵人,何可胜数?当其高据势要,雍容进止,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②,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无以异也。而其间又有功业文学猎取浮名者,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亦无以甚异也。然则今日之处高位而获浮名者,自谓辞晦而居显,泰然自处于高明。曾不知其与眼前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之营营者行将同归于澌尽,而毫毛无以少异。岂不哀哉!
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于是名其所居曰“养晦堂”,而以书抵国藩为之记。
昔周之末世,庄生闵天下之士湛于势利,汩于毁誉,故为书戒人以暗默自藏,如所称董梧、宜僚、壶子之伦,三致意焉。而扬雄亦称:“炎炎者灭,隆隆者绝。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君子之道,自得于中,而外无所求。饥冻不足于事畜而无怨:举世不见知而无闷。自以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若夫奔命于烜赫之途,一旦势尽意索,求如寻常穷约之人而不可得,乌睹可谓焜耀者哉?余为备陈所以,盖坚孟容之志;后之君子,亦观省焉。
【注】①翘然:翘,音qiáo,翘然,意气饱满的样子。②厮役贱卒、污行贾竖:现犹称奴仆、差役、贪(坏)官、奸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恶贫而觊富觊:希望。 |
B.率常终身幽默幽默:沉寂。 |
C.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加:多。 |
D.余为备陈所以备:详尽。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则翘然而思有以上人 | B.彼岂与人异性 缇骑按剑而前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
C.如所称董梧、宜僚、壶子之伦 | D.故为书戒人以暗默自藏 |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而思有以上人”乃“世人之恒情”,又言及君子的不同作为,在对比叙写中突出了对后者的肯定。 |
B.作者引用扬雄的话,意在说明“湛于势利,汩于毁誉”之人容易被富贵名誉所累,甚至因此而招来毁灭,只有“高明之家”才能获得神灵的护佑。 |
C.文章采用了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阐发了人生不应汲汲于当世之富贵、名誉,而应追求内心的恬淡、安然的哲理。 |
D.本文虽是为养晦堂作记,但作者实是借机发表观点并勉励友人。文章许多关键语句使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方法,语言上有参差错落之美。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2)饥冻不足于事畜而无怨;举世不见知而无闷。用“/”给下面的划线部分断句。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音平慎始。
(刘蓉《习惯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也。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小字阳五,当梁、晋之际,周阳五之勇闻天下。梁军围晋太原,令军中曰:“能生得周阳五者为刺史。”有骁将陈章者,号陈野义,常乘白马被硃甲以自异,欲必生致之。因戒其部兵曰:“见白马硃甲者,当佯走以避之。”两军皆阵,德威微服杂卒伍中。陈章出挑战,兵始交,德威部下见白马硃甲者,因退走,章果奋槊急追之,德威伺章已过,挥铁槌击之,中章堕马,遂生擒之。
天祐七年秋,梁遣王景仁将兵七万人击赵。赵王王熔乞师于晋,晋遣德威先屯赵州。晋兵少,而景仁所将皆梁精兵。德威退而告庄宗曰:“梁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吾之取胜,利在骑兵,平川广野,骑兵之所长也。今吾军于河上,迫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乃退军鄗邑。景仁怒,悉其军以出,与德威转斗数十里,至于鄗南。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浅草,可前可却,真吾之胜地!”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为公先,公可继进。”德威谏曰:“梁军轻出而远来,其来必不暇赍粮糗,纵其能赍亦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马俱饥,因其将退而击之胜。”诸将亦皆以为然。至未申时,梁阵动,不可复整,乃皆走,遂大败。
十五年,德威将燕兵三万人,从庄宗于河上,以趋汴州。庄宗问战于德威,德威对曰:“梁人家国系此一举。吾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而难与力争也。”庄宗曰:“吾军河上,终日俟敌,今见敌不击,复何为乎?”遽督军而出。德威谓其子曰:“吾不知死所矣!”兵已接,庄宗率银枪军驰入梁阵,梁军小败,犯晋辎重,辎重见梁硃旗,皆惊走入德威军,德威军乱,梁军乘之,德威父子皆战死。庄宗与诸将相持而哭曰:“吾不听老将之言,而使其父子至此!”庄宗即位,赠德威太师。
(节选自《新五代史·卷二十五·唐臣传第十三》)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戒其部兵告戒 |
B.梁军轻出而远来轻装 |
C.以趋汴州逼近 |
D.吾军河上,终日俟敌观察 |
下列选项中全部能表现周德威“多智”的一项是()
①能望尘以知敌数②非吾用长之地也③微服杂卒伍中④欲必生致之
⑤其将退而击之胜⑥平原浅草,可前可却
A.①③⑥ | B.①③⑤ | C.②⑤⑥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德威部下见到骑白马穿红色铠甲的人假装逃跑,而陈章却挺起长槊急追那白马红衣人,结果没追上,反被周德威活捉了。 |
B.与王景仁一战中,周德威两次谏言,劝阻了庄宗的贸然出击,充分利用有利时机,致使敌人不攻自破。 |
C.庄宗亲率银枪军进攻梁军,梁军虽遇败却进攻晋的辎重部队,乱兵冲散了周德威部队,梁军乘机反攻,德威父子战死。 |
D.周德威勇敢并且足智多谋,在战场上,他善于观察形势、避敌锋芒、发挥己方优势,由于庄宗未采纳他的建议,导致汴州一战失利,周德威父子俱死疆场。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吾军于河上,迫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
(2)吾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而难与力争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
俄从通使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馀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燿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襚:向死者赠衣被。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遁:撤军 |
B.即斩关纳外兵纳:容纳 |
C.策其马谢世充曰谢:告别 |
D.走宋金刚于介休走:使…走,击退 |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馀屯
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③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⑤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 | B.②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 |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昭陵。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2)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帆山子传
(清)袁枚
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曰:途遇彼姝,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帆山知余之好之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尤长于说往事,叙先贤遗迹。凡可喜可愕,可嗢噱①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
身短而髯,圆面。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几上罗列图书、珮环。椭狭零星,手自摹拭。见美男子则惵然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②,不有躬’,圣人诏我矣。”其风趣如此。
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终。闻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自称无方之民。其信然矣。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设位,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帆山,其一也。盖即宋玉“招魂”、圣人“于我殡”之义。呜呼,仁哉! (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
注:①嗢噱(Wà jué):笑谈,笑话。②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持论快彻 彻:透彻 |
B.圣人诏我矣 诏:教导 |
C.叙先贤遗迹 遗迹:留下踪迹 |
D.自称无方之民 无方:不行礼义 |
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帆山子性格“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②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
③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④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
⑤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⑥椭狭零星,手自摹拭
A.①②④ | B.②④⑥ | C.①③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帆山子看来,命令人在路上不直视美貌女子,或者回到家里殴打自己的兄妹,都是不合人的性情的。 |
B.文章结尾说帆山子有仁爱之心,故而在他死后,他的好朋友江吟香每逢寒食节就会在寺庙中设灵位祭祀他。 |
C.帆山子见到美男子就心慌意乱,眼睛盯着而脚像要跟着,他却风趣幽默地解释说自己合乎圣人之道。 |
D.帆山子是一位隐士,为人豪放不羁而又自尊自爱,谈吐、举止都显示出他是—个“真气盎然”的人。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3分)
(2)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3分)
(3)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3分)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 日 幅 巾 杖 屦 独 游 山 寺 遇 数 客 盛 谈 文 史 词辨 纷 然 公 坐 其 下 人 莫 之 顾 。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选自《青琐高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