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南康直节堂记①
[宋]苏 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岌然如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        委曲:屈曲变弯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特立:与众不同

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府史所蹲伏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B.惟杉能遂孰能讥之乎
C.与竹柏同,以直过之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气候不齐
D.君客饮于堂上久之,能足音辨人

下列是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有讲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2)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秦王方还柱走,惶急不知所为
(2)沛公不桮杓,不能辞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4)五亩之宅,之以桑,
(5)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余其能行古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节选自《徐渭集·附录》)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心而行信:诚信
B.凡公所以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饵:诱捕
C.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阴:暗中
D.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显者:有名声地位的人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文长“豪荡不羁”的一组是 ()
①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②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③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④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⑤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⑥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文长未能得志,于是寄情山水,游历北方,并以诗作记游抒怀。他写文章才思敏捷,意韵刚健飘逸;书法风格刚柔相济,富有情趣。
B.徐文长有才略,好出奇谋,深得胡公信任,参与军中机密。然而多次科举失利,晚年愤慨更深,狂疾益甚,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C.胡公统率重兵,威震东南,深为将士敬畏。有个和尚却依仗财势,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后来胡公借其它事将他以杖刑处死。
D.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作者认为徐文长的一生无所不奇。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译文:
(2)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华原,字国满,代郡人也。少明敏,有器度。初为齐神武骠骑府法曹参军,赐爵新城伯,累迁大丞相府属。深被亲待,每号令三军,恆令宣谕意旨。寻除散骑常侍。周文始据雍州,神武使华原入关说焉。周文谓曰:“若能屈骥足于此,当共享富贵;不尔,命悬今日。”华原曰:“殒首而已,不敢闻命。”周文嘉其亮正,乃使东还。寻悔,遣追不及。神武以华原久而不返,每叹惜之,及闻其来,喜见于色。后除相府右长史,迁骠骑大将军、特进,进爵为公,仍徙封新安。后为兗州刺史。华原有干略,达政体。至州,乃广布耳目,以威禁。境内大贼及邻州亡命三百余人,皆诣华原归款。咸抚以恩信,放归田里,于是人怀感附,寇盗寝息。州狱先有系囚千余人,华原科简轻重,随事决遣。至年暮,唯有重罪者数十人。华原各给假五日,曰:“期尽速还也。”囚等曰:“有君如是,何忍背之!”依期毕至。先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华原临政,州东北七十里甑山中,忽有六駮食猛兽,咸以为化感所致。卒官,州人大小莫不号慕,为树碑立祠,四时祭焉。赠司空公、尚书左仆射。子宰均嗣。
(选自《北史》)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恆令宣意旨谕:使……知晓
B.除散骑常侍寻:不久
C.寇盗息寝:渐渐
D.华原科轻重简:选择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有君如是,忍背之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哉?
B.①神武华原久而不返②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①神武使华原入关说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①周文嘉其亮正,使东还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能屈骥足于此,当共享富贵;不尔,命悬今日。
译文:
(2)境内大贼及邻州亡命三百余人,皆诣华原归款。
译文:
文中,张华原有哪些优点和才干?请简要概括。(5 分)
答: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12 处)(4 分)
孟 懿 子 问 孝 子 曰 无 违 樊 迟 御 子 告 之 曰 孟 孙 问 孝 于 我 我 对 曰 无 违 樊 迟 曰何 谓 也 子 曰 生 事 之 以 礼 死 葬 之 以 礼 祭 之 以 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送姚姬传①南归序
(清)刘大櫆
古之贤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独全,故生而向学。不待壮而其道已成。既老而后从事,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
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堂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姬传,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则南青也。忆少时与南青游,南青年才二十,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归与姬传相见,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明年,余以经学应举,复至京师。无何,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犹未娶也。读其所为诗赋古文,殆欲压余辈而上之,姬传之显名当世,固可前知。独余之穷如曩时,而学殖将落,对姬传不能不慨然而叹也。
昔王丈成②公童子时,其父携至京师,诸贵人见之,谓宜以第一流自待。文成问何为第一流,诸贵人皆曰:“射策甲科,为显官。”文成莞尔而笑,“恐第一流当为圣贤。”诸贵人乃皆大惭。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即其区区以文章名于后世,亦非余之所望于姬传。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尧舜为不足为,谓之悖天,有能为尧舜之资而自谓不能,谓之漫天。若夫拥旄仗钺,立功青海万里之外,此英雄豪杰之所为,而余以为抑其次也。
姬传试于礼部,不售而归,遂书之以为姬传赠。
【注】①姚姬传:姚鼐,字姬传。姚鼐与方苞、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②王文成:王守仁,明代思想家,死后谥号文成。
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闻姬传已举于而来乡:乡试
B.余甚之畏:畏惧
C.谓之天漫:欺骗
D.遂之以为臣传赠书:写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世父则南青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B.父携至京师吾还也
C.归姬传相见孰君少长
D.诸贵人皆大惭于是项王悲歌慷慨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

A.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
B.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
C.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
D.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赠序写于姚鼐离京准备南归之际,作者在文中热情赞扬了姚鼐的诗文才华,并借用孟子的话表达对姚鼐的厚望。
B.作者忆及与姚鼐伯父交往的情景,既有时光流逝、情谊尚在的感喟,又在与姚鼐的对比中,透露出自己老而无成的慨叹。
C.文章举王守仁为例,说明第一流人才不应当只想做大官,或在万里之外的边疆建立功业,而应努力成为有道德的圣贤。
D.文章以勉励姚鼐志当存高远为中心,用议论开篇,中间夹叙夹议,尾段点明写作缘起,全篇文辞简约,感情真挚恳切。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
(2)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
(3)姬传试于礼部,不售而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钱蛰庵征君述
全祖望
公讳光绣,字圣月,晚号蛰庵。先生少负异才,随侍其父侨居硖石,因尽交浙西诸名士。是时社会方殷,四方豪杰俱游江、浙间,因尽交天下诸名士。先生年甫及冠也,而宿老俱重之。
先生本用世才。宁国分符出守,不甚谙吏事,簿书山积,一出先生之手,老胥无所用其奸。硖中土豪吴中彦凶暴绝伦,先生广为布置,卒令有司擒而戮之。流寇逼京师,上书南枢史公,请急引兵勤王,以救京师之困;而先以飞骑追还漕艘,弗赍盗粮。史公答以具晓忠怀,即图进发。赧王称制,先生累言于当道,深表忧虑。玄倩方按河南,乃檄先生知舞阳,以亲老辞之。俄而南都又破,从兄忠介公方举兵江上,先生居硖中,隔一水耳,亦不赴。盖先生虽为故国抱杞人之忧,而逆知时事之难以犯手,故置身局外,卒无不如其所料者。
先生于出处之际最严。沉宫坊延嘉被荐,先生贻之书曰:“玉堂清梦,非复昔日兼珍;青泥滋味,恐所不免。吾兄其慎之!”延嘉故不肯出山,得先生书,谢为益友。昆山朱应鲲,亦故人也,及宰上虞,颇鱼肉故国遗民,先生面斥之。忠介之殉也,诸弟远出未归,先生修其祭祀;祝版之词,凄怆感动行路。从兄江宁推官肃凯与先生始睦终疏,及其罹刑,惧家门不保,以幼子之托,先生力任之。吴越诸野老多以不仕养高,而牧守干谒仍不废,先生长谣曰:“昔日夷齐以饿死,今日夷齐以饱死。只有吾乡夷齐犹昔日,何怪枵腹死今日!”闻者惕然。先生平日风流自喜,虽遭厄运,不为少减。然感怀家国,渐以蕉萃,遂成心疾,竟以愤懑失意自裁;戊午四月十二日也。葬于皋前山之阳。
(选自《鲒埼亭集外编·卷十一》,有删改)
[注]①体制:这里指即位执政。②出处:出,指出仕;处,指隐退。③沉宫坊:宫坊,指太子。沉宫坊,这里指明朝太子的旧部。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先以飞骑追还漕艘,弗赍盗粮赍:送给
B.卒无不如其所料者卒:最终
C.以幼子之托,先生力任之任:承担
D.而牧守干谒仍不废废:衰败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钱光绣心念君国的一组是
①先生广为布置,卒令有司擒而戮之 ②上书南枢史公,请急引兵勤王
③先生累言于当道,深表忧虑④先生居硖中,隔一水耳,亦不赴
⑤诸弟远出未归,先生修其祭祀⑥渐以蕉萃,连成心疾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光绣少年之时随父亲迁居到硖石,硖石地处江浙,才华卓越的钱光绣得天时地利,广泛结识各方名士。
B.钱光绣本来希望通过做官为国效命,然而明朝大势已去,他虽满怀忧国之思,后来仍无奈地选择了隐退。
C.清朝建立后,一些明朝遗老被官方征召,钱光绣借故拒绝清廷征召,他还劝诫朋友拒绝征召,保持节操。
D.钱光绣为人真诚,是一个值得信任,能托付大事的人;他独有风采,守节明义,是一位令人崇敬的名士。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簿书山积,一出先生之手,老胥无所用其奸。
(2)史公答以具晓忠怀,即图进发。
(3)及宰上虞,颇鱼肉故国遗民,先生面斥之。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短句不超过6处)
先生居吴中久,因习吴中况味,谈谐四出,必有名理。一茗一粥非其手制无可意者故不轻过人食虽皈依释氏而旦旦啖鼋羹作牛心炙,饮醇不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