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作为公民,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选择有个性又新潮的文化 ④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2020年我国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5年等等,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这说明
①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2012年4月1日至4月8日,福建迎来台胞返乡祭祖潮,彰显了两岸同胞“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共同情感。实际上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 B.这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
| C.传统习俗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 D.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浒山中学与余姚二中文化交流紧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未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④ |
2011年6月25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杭州申遗成功
| A.从根本上在于挖掘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 B.是杭州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人民情感的集中表达 |
| C.有利于发展文化多样性和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
| D.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以使文化遗产免受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