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许多年轻人对此乐此不疲,商家更是乘机造势,促销牟利。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则越来越被人遗忘,春节吃饺子,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这些传统节日拥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已经严重蜕变。面对西方节日严重冲击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不少民俗专家忧心忡忡,但也有人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顺其自然。
材料二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与开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汉唐时期至今,清明文化在开封历代传承、生生不息。为了弘扬清明文化,进一步丰富其内涵和文化精神,开封市连续多年举办清明文化节,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气质,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1)“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顺其自然。”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对该观点作简要评析。(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开封市是如何正确对待清明文化的。(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最近,中国领导人又提出携手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一条蔚蓝色的彩带,穿越历史沧桑,连通四面八方,传递和谐情谊,承载时代重任,托举伟大梦想——这就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今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儒学有功于中国,孕育出汉唐盛世;有的学者认为儒学危害中国,是落后的罪魁祸首。儒学在两千多年中,对中国的盛世是否有过贡献?现在如何公正地评价当时的批儒?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儒学、儒学精神,对现代有没有价值?能不能经过转换,服务于现实?这也需要研究。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对待儒学应持的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地对中学生在网吧上网内容调查情况表
内容 |
比例 |
聊天、游戏 |
50% |
浏览不健康网站 |
15% |
查阅学习资料 |
20% |
看电影、听音乐 |
10% |
其他 |
5% |
材料二:为保护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012年7月24日,北京市召开会议,启动暑假网络环境整治。集中治理有害网络出版物和盗版网络文化产品,依法从重从快查办传播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大要案,坚决关闭“黑网吧”,着力规范网吧经营秩序。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说明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的必要性。
电脑运行中热量如何散发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历经四年,2013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成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散热的问题,从而可能推进信息技术巨大的突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