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示意图”,判断下列问题。

图中山脉A的成因是

A.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而形成
B.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
C.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张裂面形成
D.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一轮船从E沿岸的港口出发前往印度的孟买,走最短航线须经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好望角 D.苏伊士运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

2013年12月2日1时48分(北京时间), 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飞越在甲地(0°,178°E)上空时,火箭和探测器实现成功分离。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器箭分离时()

A.“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越在亚洲上空
B.甲地的区时为2日5时48分
C.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D.开普敦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图中能反映此日后20天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界面,地震波经过此界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F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界面。
(4)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可能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5)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下表是北半球夏至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15小时
13小时45分
11小时30分
12小时


甲、乙、丙、丁四地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A.丙、丁、甲、乙 B.丁、丙、乙、甲
C.甲、乙、丙、丁 D.丁、乙、丙、甲

与甲地经纬度数相同而东西经、南北纬相反的另一地点,其夜比昼长()

A.9小时 B.—9小时
C.6小时 D.—6小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