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 行星 |
质量 (地球为1) |
体积 (地球为1)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
| 地球 |
1.00 |
1.00 |
1年 |
23时56分 |
23°26′ |
| 火星 |
0.11 |
0.15 |
1.9年 |
24时37分 |
23°59′ |
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
|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
|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
|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
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 |
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戈壁和沙漠的原因是( )
| A.植被稀少,无水分蒸腾 | B.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
| C.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 | D.土壤疏松,降水渗透地下 |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是( )
| A.彼此孤立存在的 | B.相互影响和相互排斥的 |
| C.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 | D.彼此间杂乱无章的 |
下图为某地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按岩层和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为 ( )
|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 C.①③②④ | D.③①②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该地仅受外力作用 |
| B.①岩层相对③岩层上升 |
| C.石油一般储存于①类的地质构造中 |
| D.③岩块为地垒 |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图中甲、乙两地降水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降水量>400mm,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
| B.降水量<400mm,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
| C.降水量>400mm,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 |
| D.降水量<400mm,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
关于甲、丙两地发展农业的叙述,最恰当的是()
| A.水源:丙地比甲地充足 | B.地形:甲地比丙地更平坦开阔 |
| C.土地:甲地土层比丙地深厚肥沃 | D.灾害:丙地受台风影响比甲地大 |
乙地附近的经线所穿越的地区有()
| A.喜马拉雅山脉 | B.热带季风气候区 |
| C.热带草原带 | D.澳大利亚东部 |
下面左图是某著名湖泊,右图表示其水位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上右图所给的信息说明()
| A.4、7两月的水位差比1、4两月的水位差大 |
| B.4、7两月的水面积差比1、4两月的水量差大 |
| C.4、7两月的水量差比1、4两月的水量差大 |
| D.4、7两月的盐度差比1、4两月的盐度差大 |
近年来,①②两线的距离逐渐靠近,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 B.该湖泊夏季水量增加 |
| C.①以内湖底泥沙淤积 | D.①②之间湖底泥沙淤积 |
与③河段河流水文特征不符合的是()
| A.淡水水质 | B.夏季断流 | C.冬季凌汛 | D.夏季洪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