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过程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 |
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
双选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 )。
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
B.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 |
C.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
D.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Ⅰ2 |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
D.若Ⅱ4与Ⅲ5结婚,生育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
小麦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培育矮秆抗病品种的几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育种周期短
B.过程⑥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间期发挥作用
C.过程⑤为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④过程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