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表,可推测
溶液 |
双缩脲试剂 |
碘液 |
斐林试剂 |
甲 |
+ |
- |
- |
乙 |
- |
++ |
- |
甲、乙混合 |
+ |
+ |
+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
D.图l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
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O2的消耗速率和CO2的产生速率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
a |
b |
c |
d |
e |
CO2产生速率(mol·min-1) |
1.2 |
1.0 |
1.3 |
1.6 |
3.0 |
O2消耗速率(mol·min-l) |
0 |
0.5 |
0.7 |
1.2 |
3.0 |
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予苹果的储藏
C.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为0.7 mol·min-1
D.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无氧呼吸
如下图所示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B.曲线BC段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中出现无氧呼吸 |
C.乙醇含量过高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
D.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下面左图表示的是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右图表示的是3种脱氨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右图中无法知道酶C的最适温度
B.从左图中可以知道pH=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C.从左图中可以知道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D.从右图中可以知道酶活性温度范围最广的酶是B
钙离子能促进脑部某些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咖啡因对细胞的三磷酸肌酵受体有抑制作用,三磷酸肌醇受体是钙离子的通道之一,因此常喝绿茶可起的作用是()
A.引起细胞糖蛋白减少,抑制肿瘤细胞扩散 |
B.促进钙离子排出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C.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 |
D.抑制三磷酸肌醇受体的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对钙离子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