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l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天然放射实验提出来的 |
B.用升温、加压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
D.铀235一种可能的裂变方式为:![]() |
E.重核裂变时释放能量,会出现质量亏损,但生成物的总质量数仍等于反应前系统的总质量数
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而运动,如图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粒子的轨迹,根据图像可以判定( )
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电势 |
B.a点的电场强度强于b点 |
C.粒子在a点的速度比b点大 |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大 |
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变化时就有感应电流,停止变化感应电流就消失
B. 之所以会有感应电流是由于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所以没有感应电流就说明没有感应电动势
C.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会有电磁感应现象,其机理可由洛伦兹力解释
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段通电直导线,放到两个匀强磁场中,受到安培力大的磁感应强度大 |
B.只有通过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指向才能从实验上确定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
C.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即使它不与通电导线垂直,仍可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叠加 |
D.由公式![]() |
以下关于电磁学历史,叙述不正确的有( )
A.场这一概念是法拉第最先提出的 |
B.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先于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
D.富兰克林用正、负电荷来区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
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离地40m高的塔楼的15层坠下,被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这位青年从他所在地
方跑到接小孩处所需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约为( )
A.0.7s | B.1.3s | C.1.5s | D.2.8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