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代谢简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细胞①处于黑暗环境中,那么该细胞单位时间放出的CO2量即为呼吸速率 |
B.细胞②没有与外界发生O2和CO2交换,可断定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
C.细胞③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为N1与N2的和 |
D.对细胞④的分析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物质的量N1小于m2 |
已知Ca2+可以促进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下图为神经—肌肉接点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Ca2+浓度下降将引起乙酰胆碱合成量减少 |
B.瞬间增大Ca2+通透性可使肌细胞持续兴奋 |
C.乙酰胆碱经通道蛋白进入肌细胞形成一个小电位 |
D.肌膜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
下图为1932-1962年英国甲、乙两地区同种苍鹭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苍鹭种群1947年死亡率很高对该种群来说未必是坏事 |
B.乙地1957年和1937年种群数量的差值可表示其出生率 |
C.甲、乙两地苍鹭种群的数量变化都呈逻辑斯谛增长 |
D.甲、乙两地苍鹭种群间存在地理障碍但不存在生殖隔离 |
如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则与该机制相符的是
A.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 |
B.①一定通过胞吐进入组织液 |
C.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②一定为通道蛋白 |
D.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一定为肝细胞 |
研究人员为测定细胞周期时间长短,进行如下实验:用含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原料培养某动物细胞,数分钟至半小时后获得细胞群体甲;随后将3H-TdR洗脱,转换至不含3H-TdR培养液并继续培养得到细胞群体乙。则细胞群体乙
A.所有细胞均被3H-TdR标记 |
B.最先进入M期的标记细胞是S期最晚期细胞 |
C.培养液中缺乏氨基酸供应,细胞停留在S期 |
D.培养液中加入秋水仙素,M期细胞比例减少 |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的三种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
B.②的产物都是③的模板 |
C.③中核糖体沿mRNA向右移动 |
D.能完成②③的细胞都能完成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