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组合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 |
|
抗病 红种皮 |
抗病 白种皮 |
感病 红种皮 |
感病 白种皮 |
| 一 |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
416 |
138 |
410 |
135 |
| 二 |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80 |
184 |
178 |
182 |
| 三 |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40 |
136 |
420 |
414 |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注射后能使小白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 A.R型肺炎双球菌 |
|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
|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
|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 |
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
| A.1/2n,1/2n | B.1/2n,1/2n—1 | C.1/2n,1/2n+1 | D.1/2n—1,1/2n |
如图为某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6的基因型为BbXAXa
B.Ⅱ7和Ⅱ8如果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
已知高秆感病(Ttrr)与高秆抗病(TtRr)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时,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种类分别为()
| A.4,4 | B.6,4 | C.4,6 | D.9,4 |
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 A.1/8 | B.7/8 | C.7/16 | D.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