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d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巴里-马歇尔和J-沃伦摘取,他们两人在发现引发胃炎和胃溃疡病的幽门螺杆菌方面作出了的突出贡献。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口感染。
(1)请你推测幽门螺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2)为培养获得纯化的幽门螺杆菌,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那么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3)在生产和科研中,常选用处于期的幽门螺杆菌作为菌种或研究材料.因为此时的幽门螺杆菌,比较稳定。
(4)若研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培养,可采用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5)幽门螺杆菌在生态系统的成分属于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后,才能倒掉。

下图是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据图回答:


⑴这是 细胞,它是由 分化而来的。
⑵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标号) 。抗体的分泌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并以[ ] 的形式转变。
⑶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 提供的能量。
⑷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它能与 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该过程属于 免疫。
⑸若该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名称为 。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是

为了验证促进有丝分裂的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目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的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 ,该种分子所在细胞结构名称是
⑵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 ,原因是
⑶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期。
⑷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

现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勒克斯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乙两烟草品种花粉的基因型分别为
⑵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促融剂是
⑶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
⑷在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有 种细胞团不能分化;能分化的细胞团是由 原生质融合来的(这里只考虑两个原生质体的融合)。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 ,基因型是 。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出现不能生长的植株的概率是

攻克癌症是当前医学上重要的研究课题,请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医学上,对于癌症病人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然后再进行“化疗”。“化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控制病人病情恶化的目的。
1975年英国科学家科勒和米尔斯坦,将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通过特殊的技术转移到肿瘤细胞内,成功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株能稳定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致使医治癌症又有了新突破。请问:
⑴“化疗”能控制病情恶化是因为化学药物能通过抑制,达到终止的目的。
⑵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内的分子中,使抗体基因在
肿瘤细胞内的分子中,使抗体基因在肿瘤细胞中指挥抗体合成。
⑶经培养的肿瘤细胞,在大量增殖过程中通过方式,产生大量供医学应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