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Ⅱ是两种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           (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3)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           (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乙,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需用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以获得__________________;融合完成并成功产生杂交细胞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幼龄动物组织或胚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但不能用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则应给小鼠注射相应的抗原,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生成了A细胞,则A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或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
(4)如果该过程表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且A是精子,则A需要经过___________的过程,B则必需发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才能与A融合.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
(2)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⑥是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所制
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
毒进行比较;或用图中的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5)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抗病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将该转基因植株与非
转基因植株杂交,其后代中抗病类型与不抗病类型的数量比为1∶1。
①若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抗病类型与不抗病类型的数量比为__。
②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作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病类植株占%。

回答下列遗传变异的问题:
(1)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高产不抗锈病与低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
① F2的表现型有种,其中高产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为,占F2的比例为
②选出F2的高产抗锈病个体之后,需要继续选育,对高产性状(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自交,原因是
③选出F2中抗锈病的品系自交得F3,请在下表中填写F3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子代
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
BB
Bb
bb
F3



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维持
的。图甲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图乙是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
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用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做成
的实验装置(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是细胞,判断依据是。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
侵染,①和②中的细胞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2)到目前为止,HIV(艾滋病病毒)疫苗的研制工作已经有20年历史了,虽然科学家为此
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有科学家称,疫苗研制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从HIV的遗传
物质分析,HIV疫苗难以成功的原因是
(3)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还是双向,可以在图乙中的哪些
给以适宜的刺激,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一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的过程,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中的(填数字序号)。
(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3)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上图提出一项
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4)若上图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kJ。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