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
史料 |
解读 |
A |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
天子授民授疆土,诸侯将土地的所有权转交给子孙后代 |
B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分封制的目的是将邦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
C |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
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封国不是完全独立的,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 |
D |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诸侯必须定时朝觐,进贡、出兵、劳役等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 B.中央集权制 | C.郡县制 | D.宗法制 |
凤凰网评论说,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很容易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轮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上述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体现的史观是()
A.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 B.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
C.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 | 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
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举行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专题辩论,美国和日本则合伙炮制了两项提案,一个是所谓“重要问题”,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数票才能通过。另一项提案是所谓“双重代表权”提案。美国与日本主要意图是()
A.继续孤立和封锁中国 | B.阻止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
C.确保蒋介石集团为合法政权 | D.制造两个中国,分裂中国 |
英国外交家艾登在一次国际会议中说:“当今世界,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不能离开中国和周恩来。……你们早晚都会清楚,周恩来是个不平凡的人。这次会议可能是 ()
A.波茨坦会议 | B.日内瓦会议 | C.万隆会议 | D.联合国成立大会 |
某县模范父亲王者成在送儿子王建堂出征之际,赠送的竟是一面“死”字大旗。他在白布中央写了大大的一个“死”字,两边写道:“国难当头,日冠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有吾子,自觉请缨;赠旗一面,时刻防身;伤时拭血,死后裹;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 B.体现了甲午战争时期政府发动民众 |
C.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 | D.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踊跃支前 |